1. 首页 > 每日资讯 > 文章页面

中国新型静音核潜艇(中国新型静音核潜艇)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国新型静音核潜艇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国新型静音核潜艇以及射手座潜艇静音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新型静音核潜艇我国新核潜艇静音效果出乎俄美意料核潜艇和常规潜艇静音性能哪个好,为什么

中国新型静音核潜艇

我国辽宁舰、山东舰已服役多时,而福建舰也正在进行动力测试和系泊测试,很快就要出海试航了,但一艘航母不管是滑跃型的,还是弹射型的,乃至将来的核动力型、垂直短距起降型,其核心的战斗力是舰载机,特别是舰载战斗机。而我国的舰载战斗机家族的发展,并不是从歼15开始的,也不会到歼15结束。

一、早期不成功的尝试:歼7J和歼8J

我国最早真正开始立项研制的舰载机,是歼7J,这是歼7的魔改型号,虽然采用的仍是单发设计,但已经从机头进气改为两肋进气,同时采用类似歼7III的加高脊背,以容纳更多的电子设备和燃油,并加强了机翼结构,使它拥有更多的挂架,外侧也能挂载重型弹药,比如反舰导弹。而折叠三角翼、适合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的起落架、着舰钩这些标配,自然是一应俱全,但主起落架仍在机翼下,没有收进机身。

歼7J最让人意外的有两点:首先是采用了无隔框风挡,这在当年的国产战机上,是个超前的设计。其次,则是通过宋老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它的机头部分,体现出了一定边条设计。至于有人说有一定的隐身设计,可能是将边条看成隐身战机的菱边了。

由于很多设计并不成熟,以及707航母工程的下马,歼7J并没有变成现实,最多有一架全尺寸金属样机,但这并不代表它就彻底消亡了,几十年后的“山鹰”教练机,就是它的直系血脉,如果“山鹰”的最新改进型真的能够上航母,那么可以说它将实现歼7J几十年的夙愿。

有歼7J舰载机,自然也有歼8J,但目前曝光的资料较少,也没有相关的图片。外界只是知道是在歼8II的基础上改进,项目曾和歼8III并列,说明时间已经比较晚了,而且可能将巨大的单垂尾改为双垂尾,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高度,方便进出机库,另一方面据说也有隐身的考虑。

二、功亏一篑的歼10J和歼13

歼10J是成飞为了配套891航母而研制的第三代舰载机,和歼7J不同的是,它已经接近成功了,只是由于意料之外的因素,导致被搁置。有消息说歼10J已经改成了类似“台风”战机的双发设计,采用两台中推涡扇发动机,但从曝光的图片来看,更大可能性仍然是单发设计,因为双发并非舰载机的必须条件,历史和现实中都有很大单发的舰载机。而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当时并没有合适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另外,无论是歼7J还是歼10J,采用的都是三角翼设计,证明了三角翼也可以折叠。

同样,沈飞也推出过自己的原创三代舰载机,它就是歼13J,几年前网上曾有高清模型照片曝光,属于有意公开,这也是一款单发舰载机,有较大的边条设计,有点类似美军的“大黄蜂”,或者说更像台湾的IDF战机。

而歼13就是那个被宋老拿着歼10亚克力模型在几分钟的演说中“打败”的沈飞三代机,它的设计较为保守,传统的机械传统系统和涡喷发动机,决定了被淘汰的必然命运。而到了歼13J,则差不多相当于推倒重来,无论外形还是内在都有了本质的改变和升级,但它最终和歼10J一样,因为意外因素下马和搁置。

三、意外的收获,歼15家族

“瓦良格”舰和歼15就是那个意外因素,我国此前所有的航母工程和舰载机研制,都是弹射型号的,但是由于“瓦良格”舰的出现,以及苏33的原型机T-10K-3和T-10K-7的出现,我们发现了一个提前实现航母梦的“捷径”,此后整个航母计划转向、调整,歼10J和歼13J无奈被冻结,滑跃型的歼15上马,进入快车道。

如今的歼15,已经是个庞大的家族,包括歼15滑跃型、歼15弹射型、歼15S双座型、歼15D电子干扰型,但没有歼15加油型,因为任何一架歼15挂上加油吊舱,就是加油型。特别是最近刚刚曝光的歼15D,翼下3个干扰吊仓、翼尖2个干扰吊仓,再加两枚鹰击-91反辐射导弹,战斗力不俗,能够保持非隐身的歼15在和F-35B/C的对抗中,仍有一搏之力.

歼15的数量从来不存在不足的问题,目前辽宁舰已经展示了飞行甲板上排满24架歼15的画面,而山东舰也在最近也晒满了21架歼15。但我们要明白,无论从“瓦良格”号改过来的辽宁舰,还是歼15,都只是过渡,在隐身舰载机的时代,它们正在逐渐落伍,急需新的舰载机上舰。

四、歼35和歼20上舰之争

我国隐身战斗机谁更适合上舰,至少在网络和民间经历了激烈的争执,大家围绕重型机中型机、搭载数量等指标展开了白热化的讨论,目前看来,从FC31“鹘鹰”发展而来的歼35占了上风。但有消息说,直到2023年3月之前,歼35产权仍属于航空工业,具体情况究竟怎样,不得而知。

而对于歼20上舰,有几个问题需要解释一下。此前很多人认为它太大了,不适合上舰,但实际上,歼20的长宽尺寸均没有超过歼15,而且重型机上舰,相比中型机有着太多的优势,无论航程、续航时间、防空圈外推还是攻击能力,都甩后者几条街,远远超过中型机因为体型小而多带几架的好处,而且歼35越改越大,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次,以前有人说歼20不能上舰,是因为产能有限,顾不上海军,但实际上,从如今歼20飙升的产能来看,这完全是个伪命题。其实,真正的核心问题是歼20着舰时的速度和下沉率,由此带来巨大的冲击,这是鸭式布局的飞机的先天问题,可能会影响着舰安全,但这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答案“阵风”M肯定知道,而且现代的电磁拦阻系统,也更能适应更大的下沉率。

五、无人舰载机才是未来

其实无论歼20、还是歼35,都不是隐身舰载机的终极答案,无人舰载机才是真正的未来。目前,无论是察打一体的翼龙2舰载型,还是隐身的攻击11,或者具有多种定位的HK5000G、JY-300,都已经变成了现实,我国舰载无人机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体系,前期上076完全可行。而最关键的无人舰载战斗机一旦面世,重型航母上也将为之面貌一新。

我国新核潜艇静音效果出乎俄美意料

众所周知,美国是拥有最多最强最新进的核潜艇,而我国恰恰在潜艇这方面是相对薄弱的,尤其在核潜艇方面,据国内专家表示,中国第三代096核潜艇正在建造当中。

这无疑给我国在核潜艇这方面打了一针震惊世界的新闻,因为096核潜艇很可能让中国在核潜艇领域能直接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的核潜艇阵营。

由此可见在随着我们国家的军工建造技术的发展,在船舶建造领域上的大力发展,今后的局面将会大大改变。

096型核潜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目前研制中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因为094型核潜艇性能不够先进,装载巨浪-2潜射导弹高大的龟背在潜航时流体力学噪音大,远洋执行任务容易被美日海军反潜声纳侦测发现,所以建造数量少;

近10年来中国引进俄罗斯基洛级潜艇所吸收潜艇静音科技、潜艇表面先进消音瓦、下一代核子反应炉以及主机筏座降躁技术有所突破,所以中国海军转而研制更先进的096型。

推测,在五年之内,中国海军最少会拥有六艘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80枚潜射洲际导弹,可以达到250到300枚弹头,相当于俄罗斯美国现在的水平。

美国的军事情报部门还分析道,中国解放军的096型“唐”级核潜艇潜深可以达到600米,性能比094最新的核潜艇还要先进许多。

中国常规燃电层流推进隐身唐级潜艇- 096潜艇艇长大约是150米、舰宽约为20米,满排16,000吨左右。

该舰外形近似拉长的水滴型,采用双壳体设计,动力装置可能是两座一体化压水式核子反应器和两座蒸气涡轮机之喷水推进方式,最大航速应可达32节左右。

另外,由于舰体外壳使用高强度合金钢,所以其潜深可以达到600米,堪称世界之最。至于潜艇最为麻烦的噪音问题,该舰亦有特殊处理,除了安装减震基座于噪声源和在舰艇外壳敷贴高效能消音瓦之外;

该舰上还有主动降低噪音装置,使得此舰在水下所产生的噪音大为降低,仅有95-100分贝,远低于094潜艇的115分贝。而相较于已经部署的092和094潜艇,096潜艇的确是一艘性能优异的庞然大物。

我国的096将会使用创造性的全新全电力综合系统,这种综合系统可以进一步增加潜艇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大幅度减少噪音,而美军也只是实验性的尝试了这套新系统。

我们国家的096潜艇下潜深度极大可能打破苏联的一项纪录,可以稍无声息出现在西太平洋上,美国还没有能力发现,美国怎么能不感到害怕?或许到了那个时候真正改变西太平洋战力的武器才是美军真正衰弱的时候!

一、低速时,核潜艇的噪声一般比常规潜艇要大,主要是因为核反应堆不能轻易关闭,一旦关闭,就失去了主动力和电能,要想重新启堆需要几个小时,机动性受到影响。所以反应堆始终是处于开启状态,只是把功率降到最低而已。只要反应堆不关闭,就有一些辅助机械(如泵、空调、造水等)要运转,这些设备的噪声是比较大的,通过船体传到水中,所以核潜艇达不到完全“静音”状态。而常规潜艇使用“蓄电池——电机”推进,基本不存在上述问题。

二、当核潜艇中速行驶时,螺旋桨、主泵和齿轮箱三大噪声源的“贡献”加大(但用电机推进稍好些)。

三、常规潜艇高速航行时,由于螺旋桨的噪声大大增加,与高速行驶的核潜艇的噪声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核潜艇使用泵喷射式推进或磁流推进(尚未使用),没准噪声会小于使用螺旋桨的常规潜艇。

OK,关于中国新型静音核潜艇和射手座潜艇静音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